志友分享>>Denmark - Sky

不得不说这是一段非常特别的经历
这个工作营在丹麦约灵市开展
这里在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都会举行一个名为Dana cup的国际青少年足球比赛
来自四十五个不同国家
超过一千支队伍
年龄介乎十二到十九岁的青少年都会来到这个小城市
展开一年一度的足球盛会
初 见 °

我们的工作营由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匈牙利,俄罗斯,中国,中国台湾,共十八位志愿者和来自丹麦的camp leader 组成。
工作营的第二周,足球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原本安静的约灵市这时周格外地热闹。安静的营地瞬间变得喧闹起来,各种肤色的青少年们带着一颗热爱足球的心,来到丹娜杯。
第二周开始,我们不再是与原来熟悉的国际志愿者工作营朋友共事,而是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与当地的志愿者共同合作,为比赛服务。我的工作行事历上,周一是sauce,周二是cook meat, 周三休息,周四produce salad, 周五transport, 周六guard。工作的安排丰富多样,既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志愿者交流,也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服务岗位。

周一开始,阴雨连绵。我抱着好奇走到了集合地点,在分队负责人的提醒下穿好了专门的工作服和工作靴。站在更换衣服的帐篷外,我一直在犹豫,厨房在哪呢?为什么需要更换衣服?今天要做什么呢?就在这时,另一名负责人在集合地拿来今天烹饪的材料菜单,并用丹麦语向我身边的丹麦志愿者解释任务。随后,大家走向几个露天的烟囱,开始忙碌起来。厨房在哪呢?我一直在犹豫。随着他们向六个露天的烟囱放柴,点火,并向烟囱下的几个大桶放火鸡肉,调料,我猛然意识到,原来这里就是开放的厨房!原来这六个烟囱就是烹饪的火炉!我激动地拿着相机,穿着不合身的工作服,笨拙地拍下厨房的每个角落,这对我而言真是太新奇了!
不一会,炉火变得猛烈起来,我一时站上烹饪炉,拿起船桨搬的锅铲,吃力地尝试搅拌锅里的火鸡肉,一时帮忙把四个主厨扔下的塑料袋放进垃圾桶,一时又按照他们的指示,把需要用到的食物和调料从后面的桌子搬到炉子旁。



厨房里下着雨,工作服早已湿透。加上炉火带来的浓烟,害得我基本睁不开眼。不合身的衣服和鞋子,又使得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是笨拙。但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我所跟随的四个主厨很是乐在其中。
他们站在大锅旁,一起唱起了歌,还不时拿着锅铲舞动起来。我好奇地站在旁边,问着他们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们来做志愿者几年了?为什么过来做志愿者?这个炉子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在做什么食物?等等等等。他们非常乐意回答我的问题,并细心解答我的疑惑,同时也回问我关于中国,关于他们在丹麦所听到的关于中国的新闻等等。他们还问到我喝不喝啤酒,邀请我参与他们工作后的派对,一起喝酒聊天。
这天的工作是劳累的,但厨房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不时送过来的糖果,水果,饮料,也很让人暖心。跟这群最长参与了超过三十年丹娜杯志愿比赛的志愿者一起欢笑,听着他们高歌,感受着他们的自得其乐,哪怕湿透的工作服早已让我冷得发抖,哪怕厨房里的烟雾早已让我呛出了鼻水,我还是非常享受这个摆放着六台从民众自卫战中使用过的炉子,充满欢声笑语的开放厨房。
工作在负责人的体谅下提前结束了,我们享用了厨房提供的免费啤酒,迫不及待地回营地洗了个热水澡,准备参加晚上的开幕式。
开 幕 式 °
开幕式在晚上七点半开始,超过一千支参赛队傍晚在附近的运动场集中,大家带上了各自的俱乐部旗或是国旗,拖着大音响,有些穿着各自国家特色的服装,开始了围绕约灵城的游行。

我跟随着队伍走了一小段,约灵城的市民无论老小都拿着相机和手机出来了,站在道路的两旁,欢迎游行的队伍。而年龄由10到19岁的运动员们,带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在队伍中或者高喊着队伍的口号,或是在大音响的音乐伴奏下高歌,或是挥舞着手中的旗子,很是自信与骄傲。



八点十五分,游行队伍开始进入体育场内,主持人逐一介绍队伍,在负责人和利物浦球星简单的发言后,开幕式结束了,丹娜杯足球赛也正式开始了!
午 餐 制 作 °
第二天,阳光灿烂。一大早,我们来到厨房集合,与当地志愿者一起负责午餐的制作。
我们先是需要放柴火,开锅,往锅里放入午餐食用的鱼饼,等待温度到达八十五度,取出容器,把鱼饼剪开包装,倒进桶内,再把桶放到相应的输送带,等待运输队把它们运进餐厅。整个早上,就在这几个步骤中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由于这个小组的丹麦志愿者并不十分会英语,我们的交流不多。加上分到原来国际志愿者的队友工作积极性都不算很高,这天还真不是很好过。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比原计划提前差不多两个小时结束了。下午一点,我卸下了工作服,终于走进了餐厅享用午餐。

经历了两天的厨房工作,再次进食工作餐,面对自己亲手烹饪的食物,心情很是不同。每一样看似简单的食物,每一件看似理所当然的小事背后,其实都少不了别人的付出与努力。多尊重,多体谅,多理解,多感恩,少抱怨,才是对别人劳动最好的回报。
FREE DAY °
第三天,放假啦!难得的休息天,我和来自广州和莫斯科的工作营朋友一起前往奥尔堡游玩。

奥尔堡是约灵附近最大的城市,乘火车约半小时便可以到达。从火车站下车后,眼前是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观。更具特色的建筑,更城市化的景观,庄严的教堂,灿烂的阳光下开阔的海景,眼前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忍不住一次次按动快门。


来到奥尔堡城堡,还穿上当地的传统盔甲还原了当时勇士的威武。走上商场的顶楼,也看到了奥尔堡的全景,并颤抖地体验了一下透明地下玻璃的空中景观。然而奥尔堡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在兴奋地逛了三个小时不到后,中心的主要景点已被浏览殆尽。随意挑选了一家咖啡店,我竟在里面睡了一觉。
做 沙 拉 °
第四天,做沙拉。原本想象的做沙拉的场景和事实上看到的真实相差太远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大份量操作。成车的胡萝卜送来,我们用大型切割机把胡萝卜切成颗粒,随后是卷心菜,米饭,豆子。
大铁桶内现在充满了各色切成颗粒的沙拉材料,随后我们戴上了长袖套,在容器边上弯着腰,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人手搅拌。边搅拌,旁边的同伴还会不时倒上几桶酱料,为沙拉添味。搅拌结束,还需要把沙拉装袋,放到泡沫箱内,盖好盖子。随后叉车会进来,把包装好的沙拉泡沫箱统一运走,存放在不远处的大冰柜里。今天有队友迟到,也有直接坐在旁边不帮忙,只负责喝饮料的。这里的工作环境比起前两天真是好太多了,在帐篷内不用嗮太阳,也没有太多搬运重物的工作,相应轻松简单。

但是刚开始没有一个丹麦志愿者与我们交流,负责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也十分严苛,任务交代不算十分清晰。一次由于沙拉袋太重了,而泡沫盒又太高,没有人过来帮忙搬运,我手一滑把一袋沙拉扔地上了。负责人马上一吹哨,命令我把沙拉扔到垃圾桶,不能放回泡沫盒。与此同时,其他丹麦志愿者只是看着笑,让我心里很是不解。
中间休息期间,终于找到机会与她们交流,才了解到沙拉组的志愿者基本都是初中或者高中生,他们参加志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志愿者不需要为参加足球比赛付参赛费。原来她们都是这个足球赛的运动员啊!她们当中的不少人,要兼顾比赛和志愿工作,有些可能刚结束早上的比赛,便要过来工作。有些可能工作完,便要赶去参加下一场比赛。因此他们被分配到的内容都会相对简单,一般是在餐厅里帮忙刷下餐盘,递一下食物,而被分配到沙拉组,工作强度算是最大的。
我问他们,你们喜欢这份工作吗?我讨厌这份工作,一个女生如是说。如果不是为了免参赛费,我不会来。这使我更好地理解了这里工作环境的不同。他们由于比赛的任务,已经很是劳累,加上本身又出于参赛费的减免,心态自然与前两天我碰到的志愿者不同。但当我开始与她们有更多的交流,甚至了解到她们当中好几个人都有到中国高中交流的经历时,我也慢慢找到在这个组工作的乐趣。
是的,工作的意义和快乐不只是由工作本身决定的,身为工作团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工作增添更多的乐趣与意义。通过工作伙伴彼此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相互了解,通过音乐,笑声,舞蹈,为工作创作更多愉悦的氛围,这些,不但可以减轻工作的劳累,还可以让工作成为快乐的源泉,让参与其中的人乐在其中。
另外一点感受,从丹麦志愿者口中得知,不少参与丹娜杯志愿者的除了为了免费参赛的球员,还有Fortuna足球俱乐部的家长。这个俱乐部是约灵最大的女子足球俱乐部,取得过不少丹娜杯的冠军头衔,同时,丹麦女子足球国家队中大概六名成员都出自这个俱乐部,可谓十分辉煌。而俱乐部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他们举办的如丹娜杯这样的足球活动志愿者工作中,每个参加志愿者的家长或俱乐部球员都可以依据服务内容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凑够了就可以帮助球员免费参加俱乐部有份参与的在世界不同国家举行的足球比赛。这样一个积分系统真是一个巧妙的设计,既能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帮忙比赛的服务,节省开支,也能帮助更多球员理解活动举行背后不同团体的付出,同时获得更多免费参加比赛机会,可谓双赢。

食 材 运 输 °
第五天,负责食材的运输。我们需要把面包,牛油,午餐的鸡胸肉,沙拉,饮料等,按照需求量从厨房通过手推车运到餐厅,摆放好,方便其它志愿者呈餐,让超过一千个队伍的两万多名运动员,裁判员和志愿者吃上午餐和晚餐。

不得不说这一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真的非常高效。通过只有七个人的运输,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三个餐区全部需要的物资已基本到位,只等待比赛完毕的运动队前来进食。而在用餐高峰期,我们通力合作,依据食物的消耗情况适时补给。虽然装满鸡胸肉的桶挺重的,一个人搬不来需要两个人共同搬运,但在临时厨房中摆放的食材冷仓和采访有条理的沙拉和鸡肉,让我们的物资补给也变得有条不紊。
不得不再次慨叹临时厨房流水线设计的高效。要满足这么多人每天的三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全部由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一旦融入流水线中,一切便变得理所当然。每天的工作大概在三点前结束。
结束后,大家一般都迫不及待回营洗澡,洗去工作带来的劳累。在这周的休息时间,我参观了足球赛的休闲区。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里不只有足球场上的激烈竞争,还有休闲区的欢声笑语。
营地游乐区搬来了主题公园才看到的机动游戏大转盘,大摆锤,碰碰车等,还有一个天天挤爆人的FIFA电子足球游戏帐篷,各色的小吃和雪糕店,以及专为趣味足球设计的网球场,定位球趣味挑战区,波比足球机,沙滩disco等等。在比赛之余,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在这里相聚,共同享受趣味足球或是各式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乐区里,大家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家庭背景,平等地享受足球,享受快乐。

晚上,我们来到体育场观看了两场女子组的决赛。决赛场上挪威和丹麦的国旗飞扬,这两个国家足球员的家长在看台上大声地为自己小孩所在的俱乐部呐喊助威,并跟随比赛的节奏或呐喊控球球员的名字,或唱起了鼓劲的歌曲,让观赛成为了一种享受。优秀的俱乐部和教练,优质而又遍布城市各地的球场,加上大力支持的家长,这些年轻的球员走向专业,走向世界,指日可待。说不定它日在世界杯上,会涌现出曾在丹娜杯赛场上拼搏过的球员的身影。决赛结束后,赛场上放起了烟火。

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烟火了。这一刻,在丹麦湛蓝的天空中,看着各色的烟火在面前绽放,心情也跟着变得绚烂。晚上回到营地,来自中国的裁判玲姐和另一位中国的裁判志愿者过来看我们来了!

在异国碰到同胞,受到他们的亲切问候和关怀,很是暖心。丹娜杯的成功举行也少不了像玲姐这些具备专业足球裁判知识和职业运动员经历的志愿者的支持,才能成功举行。
夜幕降临后,偶遇英国裁判经过,顺道到他的住宿处聊了下天,两夫妇很是热情也很是幽默,虽然英式英语的口音不轻,有时无法全部理解,但看着他源源不断地分享着两夫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不时哼唱着自己喜爱的歌曲,那一幕真让人暖心。

ENDING °
最后一天,终于可以摆脱厨房的工作,负责出口的门卫工作,负责提醒运动员不要把食物带出食堂。这个工作对于已经劳累了两周的我来说真是最好的安排,既不用在室外厨房暴嗮,也不用搬运重物,只需要穿着守卫服站在门口就可以了。
一起搭档的是一个在Fortuna运动场负责场地维护的当地人,他看似严肃,细细聊下来却发现他很是热情,主动跟我了解很多关于中国的文化,饮食,地理等方面的问题,还主动加我面书,并把他面书中的内容逐一介绍。去过的地方,看过的电影,有趣的视频,一一讲解。可能这就是北欧人的作风,条理性强,规则意识强,看似严肃,实则热情耐心,热爱自然,享受工作。

当天轻松的工作结束后,我们受邀到达了厨房志愿者的营地,享用了十分丰盛的晚宴。厨神们为我们准备了法式面包配芝士的前菜,自主搭配牛肉或猪肉汉堡,以及各式各样的酒水,全部自助任取。饭后还提供雪糕搭配煎饼。这一顿可谓是在工作营两周以来最为丰盛美味的晚餐。
用餐期间,我们和丹麦当地已经多年自愿参加志愿者们聊天,他们打趣地表示,参加志愿者为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后再这里享用的啤酒以及跟大家一起玩乐的欢乐时光。他们每天结束工作后都会相聚这里,一起喝酒聊天,或是玩各式助酒游戏,还不时喝到酩酊大醉,太阳出来才发现自己躺在草地上或水缸旁,稍稍洗漱完毕便又得继续厨房的工作。

晚餐派对上,大家向其中一个成员送去了生日礼物,有的是卡通片内的玩具,有的是皮裤子,寿星还当场换上皮裤,表演了一段妖艳的舞蹈。还有一个负责午餐的男志愿者,先是穿上了裙装,随后嫌裙子太紧了,又换上了西装,最后又换上了志愿者服,大家都是有趣的人啊。晚餐的同时,有人在玩啤酒保龄的游戏,有人在玩啤酒乒乓的游戏,我则跟来自墨西哥的原专业队球员学习垫球的技术,随后夜色降临,和当地一名只有32岁却已育有两个男孩,却又未婚的志愿者一边喝酒聊天,一边享受这个美好生活夜晚。

是的,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工作营,每天晚上,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相聚,同玩,大家平等相待,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丹娜杯志愿服务的每一天,这样的氛围真让人向往。
志愿工作营的最后三天,我们帮忙打扫球员和志愿者住过的房间,帮忙继续油漆墙壁,继续喝酒,继续听着音响中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俄罗斯的音乐,继续享受彼此共同相处的每一天。

回 顾 :
而此刻,工作营已结束,慢慢回忆着过去三周来的点点滴滴,这是忙碌的三周,也是大开眼界的三周。
这三周里有刚刚相遇时的紧张不安,有初次聊天后的兴奋激动,有工作时的劳累,也有相处中的文化冲击与眼界拓展。
无论如何,这是一段非常难得的跨国友谊和工作营经历,感谢当中每一个人带给我这段旅程的美好经历,期待继续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