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友分享>>Estonia - Yang Lina
二十岁刚出国留学的时候和同学喝着伏特加扯着嗓子吹牛:“30岁之前一定要去环游世界” 可是转眼毕业了,然后工作 ,貌似昨天还坐在办公桌上写着文案,上班下班挤着地铁,迷迷糊糊,匆匆忙忙的就到了三十岁的门前……真是没有一点防备! 然后就在一个失眠的晚上毅然决然的买了去欧洲的机票,辞职,准备出发。反正人生就一次,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杨四好

塔林初见
以前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其实去过很多欧洲国家,但是对于爱沙尼亚,只是略有耳闻,从来没有过的了解过这个国家。但是真的在这里生活了一个月之后,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远超于别的地方!

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意为“水边的居住者”。事实上,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确实居于水边。如果说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那么波罗的海便可以被称为爱沙尼亚的“母亲海”了。爱沙尼亚的文化、历史、经济无一不与波罗的海有紧密的联系。浪漫地说,爱沙尼亚是海的女儿。

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比亚就坐落在上城(堡垒山Toompea hill)。

市内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至今依然屹立,古风犹存。

总体来说,塔林的整个风格有点像布拉格,但是比布拉格更精致,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是四月份,晚冬还没结束,老城屋顶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干净,没有游客的喧嚣,让这座老城更加富有韵味。
不过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样悠闲的景色,我就直接到了我这次做志愿者的工作地点——Language school in Downtown!
志愿工作
Language school in Downtown,我这次工作的地点是一个大型的爱沙尼亚语言培训中心,和国内的新东方有点类似,有成人/青少年/少儿语言培训等三种语言培训课程。
还记得第一天拖着行李来到这个学校,接待我的是Nadezda,也是我之后的同事,对我的到来,她感到非常高兴,简单的询问了我几句关于旅程是否顺利,让我稍作休息片刻便下楼给我准备了当地的公交车卡,这样以后在塔林乘坐任何交通设施就都可以免费了。

这对于穷游的我,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福音,要知道爱沙尼亚在地理位置上虽属于北欧,但是消费水平确实和北欧持平,做一次公交车是2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5块钱左右,有了这张小绿卡,就解决了交通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了,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的内心对于这个志愿者工作多了很多感激之情,默默的对自己说,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完成在这里的工作。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离市中心不算远的居民区,离海边很近,每天都能透过窗户看到非常美丽的日落。房间干净整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非常方便。

这个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个亚美尼亚女孩Tatav,非常热情开朗,她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并再三强调说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找她帮忙。和我一起的工作的partner是一个德国的女孩,叫Amelie,我俩主要负责周六的三节课外辅导课,针对青少年和少儿,通过做手工,玩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Amelie是个工作非常认真仔细的姑娘,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每次都可以顺利的完成准备的活动和课堂内容,参与的学生们也很喜欢我们准备的课堂内容。

Tatav告诉,来这里上课的很多学生对于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希望我可以准备一节关于中国文化的课,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对于这节课我非常用心的准备了,有简单的中文教学,讲解春节由来和习俗,还有手工剪纸,并且准备了从中国带来的茶叶和剪纸作为课堂礼物。

参加的学生非常多,还有当地的韩国人和日本人也过来了,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听我讲解,并且用心的完成我教的手工剪纸。
之前在新闻上看到,现在全世界有将近1亿人在学习中文,还有更多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虽然不是中国文化很好的传播者,但是还是为自己做出的这点努力而感到高兴。

结束是另外的启程
短短的一个月的工作,匆匆而逝,和孩子们相处的欢乐时光,让我分外留恋,我们互相学习,彼此都收获了太多新的感受,love is circle,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次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收获了认知这个世界的另外一种方式,有的时候竟然后悔为什么只留了一个月在这里做志愿者,不过我想我肯定不会只有这一次机会,未来我会努力尝试更多的志愿者工作,用这种普通却又深刻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的多种文化。

最后用这句话来几纪念自己的这次志愿者经历——To the time we 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