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友分享>>Germany - Echo
今年一月的时候,从香港工作营回来的我又去申请了德国的志愿者。
行前
我选择的项目地点位于德国西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小镇schillingen,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和当地青少年一起粉刷维护俱乐部;修葺小镇上的操场;本来要筹备水仙花节但是因为天气太冷活动取消。
除此之外我们还一起去九公里远足,听当地天主教音乐会,周末去最近的特里尔市游玩。(工作娱乐两不误)
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首先是时间上的安排,其次也是上个香港项目回来后,我体验很棒,于是再次出发。
行前准备持续了大概一个月,我是自己去递签的,申的是旅游签,领馆发的是商务签。
抵达

经过转机的舟车劳顿之后,3月12日中午我坐火车从法兰克福来到特里尔,再从特里尔坐一个多小时公交去schillingen。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碰到了另外两个camper,来自日本的natsumi和来自俄罗斯的kirill,于是我们三个人一起互相搀扶着坐上开往schillingen的车。kirill十分热情,一点都不符合俄罗斯人待人冷漠的刻板印象,后来camp leader说kirill是他见过最好的俄罗斯男生。

路程比我想象中的蜿蜒和辛苦很多,公交车一路向山上走,沿途经过一个个村庄,schillingen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村庄,植被覆盖极高,除了房屋就是草原。

下车后遥望整个小镇,虽然只是一个人口大约一千的village,但居民生活水平接近国内的小城市。

Jana和Beat在车站等我们,还有两个早到的camper,日本的Rino和巴西的Gabrill,Beat先带我们去逛了一下整个小镇,然后回住的地方休息,等另外的三个camper。

我们住在天主教堂旁边的公共屋舍里,一共有三层,包括地下一层,屋子很宽敞,到处都是天主教雕像,但是没有浴室,洗澡要走七八分钟路程去小镇小学的公共浴室。那几天德国的气温都在零度左右,中间还下过几场雪,每次都是晚上冒着冷风出门洗澡,洗完没办法烘干,只能顶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路走回来,冻得不行。
餐厅


客厅
地下是我们的工作开展的地方,粉刷和维护青少年俱乐部的墙壁。
等到黄昏,另外三个camper陆续来了,来自俄罗斯的Alex,比利时的Jean(第十一次参加work camp),墨西哥的Karla(第十次参加)。

在schillingen,每个人在路上见面都说hello,因为大家不仅互相认识,甚至世代和亲戚都住在这个小镇上,所以,不仅了解你,也了解你的父母和亲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城市里亲密很多。
我问过当地的一个男孩子,喜欢城市还是农村,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更喜欢农村生活。

领队带我们去当地的小学,看他们的话剧演出。
志愿者来自七个国家,大家平常轮流做饭,所以有机会吃到来自不同国家的食物,每顿饭由两个人一起完成,其他人去工作或者在旁边帮忙。

德国

墨西哥

日本
室内工作是刷俱乐部的墙壁,同时还要为俱乐部画一幅画,整幅画的设计是由Gabrill完成的,完成后就是上颜料。
下图是刷墙中的Jean,第十一次参加camp,Jean已经53岁了,会八国语言(除了中文),母语是法语,所以他可以自由切换和任何一个camper聊天。
刷墙的时候他主动把自己的T恤给我怕我弄脏自己的衣服,真心希望他可以长寿和健康。

跟他聊天完全感受不到他已经老了,他非常有智慧,去过全世界,涉猎广泛,什么都可以跟他聊,人也十分有活力,幽默风趣,我非常喜欢和他聊天,他总能给我一些建议,从心里钦佩他。
我有时会跟他抱怨自己的生活,他总会跟我说,你还年轻,可以做很多选择,不像他已经没有机会选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掉。
所以他一直在参加workcamp,获得新体验,和不同的人接触,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
快走的时候我对Jean说:“I will miss u."没想到他回了一句:“你不会,相信我,你很快就把我忘了,我参加过十一次工作营,我知道人们的想法。”
听他这么说我非常难过,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其次是户外工作,翻修操场,工作就是翻土,帮助当地工人整修。这些工作当地没有人做,所以志愿者的工作就是做这些,我们每日吃住的资助来自当地政府,镇长也住在这个小镇上,经常过来看我们。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整个工作营全程没有wifi,移动数据信号也很差,基本不覆盖,向镇长反映后,他同意我们在工作之余去他办公室上网。
free day
除了每日的工作之外,领队常带我们去外面走走,了解当地民情。比如去当地的足球俱乐部看一场本地足球比赛,Schillingen踢Triel。

比赛当天有小雪,十分冷,依然有大批镇民坐在外面手里拿着啤酒看比赛。

俱乐部的人送了我们志愿者印有俱乐部logo的帽子和围巾,希望我们回到祖国后拍一张照片发过去做纪念。

给日本小姐姐吃辣条,她的反应: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东西!后来发现我们的生日是同一天,太巧了!

我们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参观当地的玩具博物馆,博物馆就在schillingen一户居民家里,里面所有玩具都出自手工,主人是年过八十的老人。

男主人很喜欢娃娃,家里收藏了大概上百个这种不同的娃娃。

去当地的农场参观,在schillingen当农民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全部是机械化作业,当地有些孩子对机械非常痴迷,热衷于开卡车和修车,甚至高中或初中毕业就去工厂作学徒,不去上大学。
但是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尽管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他们乐在其中,而且在中学期间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要做什么样的人。

受当地德国夫妇邀请去听他们的室内音乐会,用流行乐的方式来唱宗教音乐,非常迷人。
德国夫妇女方是台湾人,男方是德国人,男方在大陆和台湾生活了十几年,一口流利标准的中文,两人后来定居德国,在当地经营一家teashop,幸福且满足,羡慕他们的生活状态。

我们的国际夜邀请当地人加入,品尝来自七个国家的不同食物。

国际夜之后我们还上了当地报纸,领队拿过来给我们翻译。

其中一个晚上领队带我们参观当地消防局,与一般消防局不同,他们全部由志愿者组成,年满十六岁即可加入,我们还在里面见到了常来找我们玩的十五岁少年Mike,志愿消防员没有报酬,完全是自愿加入。

领队带我们去九公里户外远足,途中免费供应午餐和苹果酒,香槟,吃到了真正的德国香肠。

领队说他每年都会去远足,德国植被覆盖率极高, 整个国民生活地都很安逸,每周三下午和周六周日商店不开门,晚上也不开,学校下午两点左右就放学。
有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才是生活。

德国人做什么都在喝啤酒,主人招待客人也是“要不要来瓶啤酒“,男孩子只要过了十六岁就可以喝啤酒了。
每天晚上都有当地四五个男孩子来我们住的地方找我们玩,他们大部分人英语不好,而且有些慢热,所以需要领队在中间翻译,这些孩子每天晚上在这里待到两点左右,伴着音乐喝酒聊天。

虽然很想和他们聊天,但是第一个礼拜没有怎么和他们沟通,但是后来经常见面之后,也会约去当地的体育场一起打球,一起相处的这段日子真的非常开心。
我常想如果这次不来参加活动,我在国内会做什么,无非是在国内刷论文找工作,忙忙碌碌,停下来想想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忙,但就是一刻都停不下来。
在德国的这两个礼拜却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我明白了要真正地生活。
最后离开的时候俱乐部已经刷好了,这些孩子正在那里开party,我过去和他们道别,难过得不行。

我们还去了当地小学给小学生答疑,领队说当地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国际人士,于是找一个上午带我们去当地小学和学生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问我们各个国家的问题,他们很好奇中国,问的关于中国的问题最多,尽管问题有些标准化,比如中国吃不吃猫肉,中国的小学生都上课吗,上海有多大等等。

绘画完成之后就是上颜料了,当地的孩子和我们一起上色,把自己国家的国旗也画上去的那一刻真的很开心。

离别
最后,告别的时候natsumi哭了好几次,我们也一直讨论以后会不会再来的问题,结论是太偏远了,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了。
kirill临走的时候我跟他坐在特里尔中央火车站聊天,那个时候心情还比较平静,因为身边一直有人在,看到kirill的车开走之后,特里尔下起了雨,阴郁的天气一个人在车站难过的不行,想到natsumi先走的那趟车不知道开到了哪里。
两周说结束就结束,从此又要一个人生活,边走边哭,感谢这里的每一个人。
